中国科学院  |  中科院资源导航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English
 
 首 页 
  当前位置:首页>(旧版)2019年前>机构概况>部门概况>科研部门>专业技术部>电子信息技术研究室  
科研部门
系统工程部
系统设计研究室
系统测试研究室
有效载荷运控中心
专业技术部
电子信息技术研究室
集成技术中心
综合保障技术研究室
战略发展部
战略规划研究室
空间探索研究室
数据利用中心
可靠性保障中心
环境可靠性实验室
电磁兼容性实验室
产品制造中心
元器件实验室
电子信息技术研究室
 
 

  1.研究室概况

  电子信息技术研究室作为中心的重要技术支撑部门,主要负责中心电子学与信息等技术的研究、电子学产品设计及研发、为应用系统提供电子信息技术支撑等工作。研究室是中心在空间电子学、空间计算机和空间信息工程方面的技术实体,已成功完成了多项航天任务电子学总体技术支撑工作和多个有效载荷及其支持系统(主要有天宫一号有效载荷数据处理单元、配电器,神舟八号通用生物电控箱,天宫二号科学实验管理单元、大容量存储器、配电器、液桥电控系统,天舟一号科学实验管理单元、主动隔振实验装置、蒸发冷凝电控系统,空间站应用信息系统、实验柜电子学系统等)的设计研发工作,完成了多项军工领域课题研发任务。目前研究室同时在研课题不少于20项,年经费不低于五千万元。

  2.人员结构

  研究室目前科研人员33人、返聘和行政秘书3人、学生11人,着重打造一只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年轻活力的科研队伍。

1 人员组成结构图

  3.基础条件建设

  研究室目前办公面积大约为300平方米,实验室面积大约为250平方米,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科研仪器设备约50台套。

2 实验室环境

  4.学科设置和技术方向

  电子信息技术研究室的学科方向主要包括两个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二级学科主要有:空间信息网络与处理技术、计算机控制与应用技术、通信信号处理技术、综合电子技术等。

  根据学科设置、研究室技术研究基础以及未来发展定位,研究室目前设置的主要技术方向包括:

  (1)有效载荷信息网络技术

  针对航天器内部有效载荷产生的海量科学实验数据,提供能够进行实时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的网络系统。

  (2)有效载荷信息处理技术

  针对航天器有效载荷产生的海量科学数据,通过先进的在轨信息处理技术,使有效载荷用户以最快速度获取有效信息。

  (3)有效载荷信息存储技术

  针对航天器有效载荷海量空间应用数据的高可靠存储需求,对先进在轨实(试)验提供信息存储支持。

  (4)精密测量与控制技术

  针对空间有效载荷的精密测量和控制需求,进行有效载荷的各类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和处理,以及有效载荷运动部件的控制和精密振动控制。

  (5)有效载荷高可靠电源控制技术

  针对复杂多变的有效载荷供配电需求,提供高可靠电源控制,为有效载荷创造安全、稳定、可靠的供电环境。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56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邮编:100094 联系电话:010-82178817 E-mail:csu@csu.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