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  中科院资源导航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English
 
 首 页 
  当前位置:首页>(旧版)2019年前>工程动态>发展动态  
应用效益始终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主题和目标——专访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
文章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  发布时间:2014-09-29  |  【 】 【打印】 【关闭
 

  天宫一号运营三周年媒体专访活动9月26日上午在北京航天城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在接受本站记者专访时表示,天宫一号取得了多项重要科技和应用成果。王兆耀强调,载人航天应用始终是工程发展的一个主题和追求的一个目标,要充分发挥载人航天的综合应用效益。

  本站记者:天宫一号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在轨运行即将达到三周年,这三年来,天宫一号运营状态如何?未来还会继续发挥作用吗?

  王兆耀: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29日发射入轨以来,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和十号飞船圆满完成6次自动和航天员手控空间交会对接,完成了一系列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取得了多项重要科技和应用成果,为我国载人空间站研制建设和运营管理积累了重要经验。神舟十号飞船返回后,天宫一号升轨进入长期运行轨道,转入了长期在轨运营管理模式,一直保持了稳定、良好的在轨飞行状态。顺利开展了装载载荷空间应用及其成果推广工作,有效开展了以空间站技术验证和载人航天器长寿命为主的有关拓展试验,在充分发挥天宫一号应用效益的同时,为空间站工程积累了设计和管理经验。总之,天宫一号不但完成了既定使命任务,还超设计寿命飞行、超计划开展多项拓展技术试验。可以说,天宫一号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大功臣”。

  目前,天宫一号状态良好、装载设备功能正常、携带燃料仍有剩余,还具备继续在轨工作的条件。我们会对天宫一号进行密切跟踪监控、科学维护管理、合理安排试验,尽可能延长其在轨运行寿命,尽可能发挥其综合效益。

  本站记者:刚才您提到天宫一号开展了大量载荷应用和技术试验,那么,这些应用和试验的成果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呢?

  王兆耀:应该说天宫一号在轨运营这三年取得了很多方面的重要成果。一是充分验证了低轨长寿命载人航天器设计、制造、管理、控制相关技术。天宫一号是我国首个低轨2年寿命载人航天器,配置了交会对接设备,装载了多种空间科学实验设备、航天医学实验设备和再生生保实验设备,为各类装载设备提供了完备的机、电、热、高速数据接口,超设计寿命仍能运行状态良好,证明我们突破掌握了低轨原子氧、高能带电粒子、微流星体及空间碎片等环境下的长寿命载人航天器相关技术。二是瞄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开展了多项空间应用。天宫一号装载的高光谱成像仪先后获取了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以及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三江流域水文生态等重点地区的观测数据,为国土资源调查、海洋应用、林业应用、城市环境监测、水文生态监测和应急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初步验证了高光谱数据在相关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增加了相关行业应用的科技手段,已经并将进一步推动高光谱遥感数据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关领域的深化应用。比如,去年以来,我们多次及时向国家减灾委等部门提供浙江余姚水灾红外观测数据、澳大利亚林火现场观测图像数据,大大增强了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时效。三是为载人航天成果应用推广做出了有益尝试。根据工程领导“要在提高综合效益上下更大的功夫”的指示要求,我们针对天宫一号三年来获取的遥感观测数据的效益发挥问题,研究提出了推广应用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制定了用户管理规范和申请使用流程,完善了数据管理和应用政策,提出了“数据分级、用户分类”和“主动服务、简化审批”的总体原则,开通了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积极为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公益服务。同时,进行了商业化推广应用机制的有益探索。四是为空间站建设和运营积累了重要经验。通过开展平台冗余设计和设计潜力验证试验、载荷相关功能验证和新模式探索试验,以及测控相关试验,为空间站设计研制和长期可靠运行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通过天宫一号运营管理实践,不断探索总结、改进完善,形成了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模式和高效顺畅的组织运行机制,为空间站运营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站记者:刚才您详细介绍了天宫一号空间应用及推广成果情况,这也是公众所广泛关注的问题。从工程管理角度讲,应用在载人航天发展中是什么样的定位?在后续空间站阶段,将会有什么样的举措来推动应用效益的提升呢?

  王兆耀:应用始终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一个主题和追求的一个目标,我们在发展载人航天的过程中也一直高度重视发挥载人航天的综合应用效益。应该说,在空间站阶段,空间应用这一主题任务将更加突出。在空间站应用问题上,首先在整个载荷的设计上,要系统、全面的考虑应用,其次在成果的转化上要加强,要把各方面对载人航天的需求进行综合和梳理,使我们的整个研制建设围绕应用服务。特别是在空间站建成投入运营以后,要把应用作为重中之重。首先要抓应用的产品的研制;第二要抓应用数据的利用;第三要抓成果的转化。今年,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云南省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目的就是要利用载人航天资源,利用空间这种特殊的环境,深入挖掘提升云南多样性生物资源的开发应用潜力,共同推动太空生物科技产业发展。未来,载人航天应用工程将在各领域全面展开。

  总之,在空间站研制建设过程中,我们将按照“建设国家级太空实验室”的总体目标,根据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的总体战略需要,论证优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具备重大科技价值和重大战略应用潜力的应用与试验项目,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张智慧 丁颖  王远振)

附件
相关文档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56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邮编:100094 联系电话:010-82178817 E-mail:csu@csu.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