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信息中心科研人员与研究生参加“第二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
来源:工程信息中心|发布时间:2022-08-29|【 大 中 小 】
2022年8月26日,第二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在山西太原开幕,此次大会主题为“建设空间科学强国,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工程信息中心的谭洪副研究员和邵亚东、杨简两位博士研究生参会并做报告。
中国空间科学大会是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于2019年发起并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大会,也是我国空间科学领域唯一的将各分支学科集中到一起进行深入交流的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已于2019年10月在厦门成功召开了第一届会议。本届大会于2022年8月26日至28日在山西太原召开,包括空间科学任务总体设计、仿真技术、战略研究,以及空间光学与空间智能应用、云特性和地表辐射空间观测与模拟等十二项主题,吸引了全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领域众多知名院士和专家、学者积极参会。
谭洪老师在分会场作了题为“天基宽刈幅雷达高度计数据处理方法研究”的交流报告,向与会专家代表们介绍了宽刈幅雷达高度计这种全新雷达高度计的技术原理、革命性优势和国内外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天宫二号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自2016年以来取得的实测数据及其开放共享政策和渠道;重点介绍了一种基于外部SAR图像配准的方位时延校正方法和一种基于浮标阵的干涉定标方法,分别解决方位时延校正问题和内陆水体干涉定标问题。所提方位时延校正方法显著降低了方位向测高误差;所提定标方法只需单次观测数据,无需升轨和降轨交叉观测数据,能有效提高定标效率,并且可用于天底指向和非天底指向两种模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会专家们在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数据处理的难点和关键技术、历史数据产品精度及用于海冰高度测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博士研究生邵亚东在卫星部件识别议题上,作了题为“一种利用模板匹配的卫星部件识别与定位方法”和“SCSNet:一个空间目标三维部件分割数据集”的两个报告。报告结束后,报告人与相关研究者对于模板匹配的细节和限制、基于深度学习的部件语义分割在轨应用的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博士研究生杨简在大会会场进行主题为“基于时序分割网络的生物科学实验视频行为识别”的海报展板讲解,并与各界参会者开展深入交流与讨论。展板内容主要面向生命科学实验视频行为识别任务,通过引入时序分割网络,适应性改进光流提取方式与决策级特征融合策略,验证了生物科学实验视频行为识别的可行性,有助于空间科学实验中的生物行为模式研究。
此次参会进一步宣传和推广了天宫二号和空间站任务获取的宝贵科学实验数据,扩大了天宫二号和空间站任务应用与科学数据的业内知名度,也加强了中心在空间遥感和空间智能行业内的交流和联系。后续,工程信息中心将继续做好空间站任务的地面数据系统技术支撑,做好科学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利用,持续扩大载人航天数据的行业影响力,促进各领域应用成果的产出和相关技术的转移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