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遥感视频目标跟踪前沿,“遥感图像智能分析竞赛”决赛现场测试圆满落幕

来源:工程信息中心|发布时间:2019-09-02

  人类的视觉感知很容易对视野中的运动目标产生显著的兴趣,具备对运动目标做出快速反应的本能,而卫星遥感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人类的视野局限,通过飞机、无人机、卫星搭载的传感器,可以拍摄以俯拍视角为主的丰富的多角度照片,乃至视频。人工已经难以应对这些海量大数据,如何教会机器像人一样能够快速、精准的处理和分析,需要相关从业者提出更有针对性、更加智能的技术。

  近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牵头主办,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简称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和北京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了2019“遥感图像系数表征与智能分析竞赛”,面向遥感图像场景分类、遥感图像目标检测、遥感图像语义分割、遥感图像变化检测和遥感视频目标跟踪等五个大遥感应用场景。竞赛自61日上线以来,共吸引了来自11个国家、115个城市的2191支队伍参加。竞赛分为线上初赛和线下决赛两个阶段,线上初赛于810日截止,各赛题初赛前十名进入决赛。决赛分为现场测试和答辩两个环节,在答辩后由专家评委对各个队伍决赛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竞赛的最终排名与获奖情况。

  831800~1800,由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负责的“遥感视频目标跟踪赛题决赛阶段现场测试在北京成功举行。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昌大学、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7所高校以及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9支参赛队伍,20余名参赛选手同场竞技。

  

  上午800,基金委领导莅临决赛现场,对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负责开发的竞赛平台系统以及现场测试工作进行了视察与指导,并就相关算法与芯片等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关键问题,与参赛队员和承办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此次竞赛堪称遥感目标跟踪领域的“烧脑”大战,关键是看谁能够“培育”出更智能的遥感目标追踪算法。根据大赛安排,线下决赛采用在线攻擂模式,每半小时更新一次榜单,决赛期间,选手们展现出高昂的斗志和优秀的编程能力。经过十个小时的紧张激烈地比拼,目标跟踪赛题现场决赛于当天下午18时关闭了结果提交权限。经过选手们一天激烈紧张的调试与测试,最终,来自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uzi”代表队、中国科学院大学“cccc”代表队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ipiudlc”代表队分别位居现场测试前三甲。

  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作为竞赛承办单位之一,其下属部门工程信息中心负责设计并开发了大赛网站,该网站基于云计算平台实现了全球参赛队伍分布的可视化和初赛结果可视化,五个赛题的自动化、智能化评分等功能。此外,工程信息中心挑选并精确标注了大规模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遥感视频目标跟踪数据集,该数据包含汽车、轮船、飞机和火车四类典型运行目标和追踪算法所需解决的遮挡、光照变化等复杂场景。该数据集可以测试选手算法的各方面性能,保证了本次大赛提交算法的可用性与鲁棒性,在遥感领域竞赛中尚属首次。

  

  队伍分布可视化

  

  竞赛结果可视化

  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致力于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的规划、实施及成果产出与推广,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的总体单位。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承办本次竞赛,将集中软硬件资源力量,汇聚卫星遥感智能处理与分析领域的高水平人才,为行业内人才交流与技术迭代创新提供契机,借助竞赛平台把高校科研人才、科研机构及科创公司等紧密联系起来,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机遇,将学到的知识创造性的应用于实践应用领域,推动行业的高速创新发展,促进高质量、有潜力的优秀技术成果转化。


附件下载:

  010-82178817  所长信箱:csu@csu.ac.cn
  纪检信箱:jijian@csu.ac.cn举报电话:010-82178815
  010-82581990  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邮编:100094)